3月6日,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向下突破2.3%整数位关口,收益率再创历史新低。当日17:30,10年期国债新上市活跃券240004下行4.75bp,报2.2675%;盘中活跃券230026下行4.5bp,报2.2800%,双双破2.3%。

  对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新低,东吴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李勇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主要有三大推动因素。

  一是对于全年的降息预期。

  二是机构“资产荒”逻辑的加速演绎。虽然1月的MLF利率没有下调,但5年期LPR出现了较大幅度的25bp下降。在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的背景下,预计全面降息仍在路上,全年MLF利率有20bp-25bp的下调空间,以此为锚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将下行,大多机构基于此逻辑出现“抢跑”。

  三是机构“资产荒”,在化债和房地产风险出清的情况下,城投债和地产债的供应减少,加之风险偏好的下降,作为无风险资产的利率债需求增加,微观的边际交易力量推动十年国债收益率创新低。

  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曾提出,MLF利率作为中期政策利率是中期市场利率运行的中枢,国债收益率曲线围绕MLF利率波动。

  市场认为,1年期MLF利率是10年期国债收益率定价的锚,而现在不仅10年期国债,3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已低于1年期MLF利率。

  李勇分析,MLF利率只是10年期国债利率的一个“锚”,实际的上下波动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1年期存单收益率和资金利率存在较强关联,目前资金利率维持中性偏宽水平,同业存单收益率因此低于2.5%的MLF利率。

  “2.5%的MLF利率只是现在的静态情况,市场在交易时考虑进了全年的降息可能性,10年期国债收益率提前反映了这一预期,并且由于长债兼具较高的票息收入和得益于长久期的资本利得,受到市场追捧,加速了收益率的下行。”李勇表示。

  中金固收3月5日研报表示,考虑到近些年财政付息负担逐渐加重,有必要降低政府债券发行利率以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在政策协同下,货币政策或有望进一步放松,通过下调政策利率、增加流动性投放等方式,引导债券市场利率下行。借助一二级市场联动,实现政府债券降本增效的目标,均有利于利率中枢下移,预计年内10年期国债收益率低点或降至2.2%或者更低。